• <output id="n1ccb"></output>
    <span id="n1ccb"></span>

          <optgroup id="n1ccb"></optgroup>
        1. 蜀誠黨支部喜迎二十大 共同學習新時代十年的四川篇章

          來源:本站      發布:2022-09-30

          時至今年九月,蜀誠黨支部已正式成立一年。過去的一年里,在蜀誠黨支部書記鄭州的帶領下,支部內部多次組織時政學習、黨性教育、紅色景點旅行、黨日志愿者活動等,并完成支部黨建陣地打造、文化墻建設,支部黨建氛圍熱烈,黨建活動有序開展,在未來的日子里會繼續努力擴展黨員隊伍,并組織更加豐富多彩的建設學習活動。

           黨旗2(1).jpg

          蜀誠紅色線路旅行照展示1

          墻2(1).jpg

          蜀誠黨建文化墻展示2


          進入2022年的下半年,蜀誠黨支部進入迎接二十大的喜慶氛圍中,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舉世矚目。選好黨的二十大代表,圓滿完成大會各項任務,事關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發揮,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恢弘氣魄、遠見卓識、雄韜偉略,總攬全局,運籌帷幄,展現了卓越領導才能、崇高人格風范、赤誠為民情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其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實踐力量充分彰顯。實踐充分證明,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全黨意志的高度凝聚,是黨心民意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愛戴,對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的堅決維護,體現了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充分認可,彰顯了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

          IMG_4576(1).png 圖源新華社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帶頭到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以及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重點省份參選并將參加分團討論,為領導干部作出表率,形成示范引領之效。習近平總書記到邊疆民族地區參選,是堅持發揚黨內民主、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光輝典范,體現了黨中央對邊疆民族地區的關懷,對推進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導向意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參選,有利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有利于加強工作指導,有利于密切聯系黨員群眾、廣泛聽取意見,激發起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強勁正能量。

          旗幟引領方向,使命凝聚力量。包括52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內的黨的二十大代表,將在黨的二十大上承載黨和人民期望,履行莊嚴神圣職責,開好歷史性盛會,團結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不懈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蜀誠黨支部對四川發展這十年進行了專題學習:2022年8月18日,“中國這十年·四川”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省委書記王曉暉進行主題發布,翔實的數據對比,典型的事例說明,讓“四川這十年”鮮明的時代性與突出的成就感在與歷史的對照中油然而生。

          一、總書記為四川發展親自擘畫宏偉藍圖。

          9月5日,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給正在抗擊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的四川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對瀘定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救援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時間回溯至2013年5月,總書記專程到四川蘆山地震 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對抗震救災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是總書記念茲在茲的真摯情懷。

          多年來,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高度重視,對四川人民親切關懷,對四川父老鄉親、山山水水一直深情牽掛。

          2017年3月8日,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 議四川代表團審議,仔細端詳蘆山地震災區重建后新貌的照片,說:“非常高興,浴火重生!”同時,他表示對涼山州“懸崖村”村民出行的情況感到很揪心。

          2018年2月11日,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考察調研,在昭覺縣三河村與當地群眾展開了一場“火塘對話”,說出讓當地百姓倍感溫暖的知心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月12日上午,總書記來到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鎮,實地察看這里震后10年的發展振興情況??吹桨傩丈钚腋0部?,他深情地說:“我很牽掛這個地方,十年了,這里的變化我也很欣慰?!彪x開映秀鎮后,總書記來到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對在場的鄉親們說:“在實現了溫飽、實現了全面小康以后,我們還要繼續振興鄉村?!?/span>

          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后第一次來四川考察,他強調新形勢下四川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勾畫四川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總體要求。

          這是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對四川工作的系統謀劃。時間的刻度標識了歷史的動人瞬間,也凝結了總書記濃濃的“四川情結”。

          “四川我來過多次,不少地方都走過。天府之國,真是一個好地方?!?022年6月7日至10日,總書記在黨的 十九大后第二次來川視察指導,自眉山至宜賓,一腔深情,一路思考,話題涉及鄉村振興、文化自信、生態保護、高校畢業生就業和自主創新??倳泴δ钪抵乃拇üぷ饔忠淮巫鞒鲋匾甘?,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并明確要求高效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決克服困難,努力完成今年既定目標。

          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激蕩不竭發展活力。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結束時。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秉承改革開放之初“先人一步”的首創精神,蹄疾步穩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各方面改革發展。

          2013年4月,成都青白江中心站,首趟蓉歐快鐵啟 程,長驅9826公里奔向歐洲。作為深化中國“一帶一路” 倡議的重要舉措,蓉歐快鐵搭建新的亞歐大陸橋,與歐洲各國共同開辟出一條連接歐亞、通達全球的現代絲綢之路;今年8月,距離蓉歐快鐵始發站7公里的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區)正式揭牌,誕生“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的廣漢,由此加入打造成德融合先行示范區的行列,強勢助推以成都為核心,南有“天府新區”、北有“德陽新城”的改革發展新格局。

          十年光陰流轉,四川改革發展步履堅實,不斷攀登新的高度:2015年成為全國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2017年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2019年啟動全 省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2020年成渝地區 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級戰略實施并逐漸成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四川改革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9100萬川人匯聚的磅礴力量,不斷推動治蜀興川邁向新的征程。

          改革強勢推進,四川十年改革發展不僅與中國這十年改革發展同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同步,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新征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人民是這場趕考的閱卷人?!白尭母锇l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巴蜀兒女共享四川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

          2021年全省經濟總量5.38萬億元,全國排名第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數字的背后是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滿滿的幸福感。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囑咐,成都以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正在升級為“煙火里的幸福成都、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今年1月10日上午10時48分,“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開進西昌西站,涼山由此正式進入“動車時代”。這既是中國發展每一刻“溫度”直擊人心的體現,也是四川發展每一級“進度”勇攀向上的紀錄;從雙流國際機場到天府國際機場的“太陽神鳥”展翅,從“蜀道難”到“蜀道通”再到“蜀道暢”,不斷升級迭代的巴蜀交通打通了通向百姓心坎的致富路、幸福路。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成勢,人們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到目前為止3批次共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發 布落地,成渝地區同城化系列利企便民行動讓人們“幸福出圈”……

          三、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到推進鄉村振興的步履堅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不斷書寫建設小康社會的合格答卷。尤其是2015年以來,持續用力推進“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舉全省之力、用“繡花功夫”,分片區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讓深貧之地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新的歷史性跨越。

          IMG_4577(1).png圖源四川黨的建設雜志


          脫貧攻堅圓滿收官了。2020年末,全省625萬建檔立 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8個貧 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絕對貧困全面消除!作為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的涼山沒有“拖后腿”。

          四、創新驅動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2021年6月28日,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當年的國內重大科技成果名單中,白鶴灘水電站投產發電在列。這個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

          白鶴灘水電站只是四川創新創造工程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省創新創造能力顯著提升, 正在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載區和創新要素加速匯聚地。

          中國(綿陽)科技城、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建設,成都超算中心進入國家序列等激發四川被列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的澎湃動力;擁有亞洲最大的航空風洞群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參與承擔大飛機、“華龍一號”等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孕育誕生殲-20、嫦娥五號探測器等大國重器,四川以諸多重大科創設施、設備和項目,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全省打造“科創+產業”的“孵化池”,一大批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蓬勃發展,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是2012年的7.4倍,高 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3萬億元,是2012年的2.8 倍;四川作為制造業大省,堅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升級戰略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數字“蜀道”更加通暢,高質量發展動能充足。全省區域綜合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列,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提升。

          科技創新決定未來。未來已來,今天的四川,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創造活力不斷迸發,在全國科創版圖中地位越來越重要。

          五、巴山綠、蜀水清、天府藍繪就美麗四川新畫卷。

          時過白露,秋高氣爽。成都,展現出一派地綠水清天藍的城市生態景觀。

          IMG_4578.PNG


          圖源四川黨的建設雜志


          2012年的“文明城市綠色家園”主題行動,到2014創建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從2015年推 進“兩山”(龍門山、龍泉山)市域生態保護屏障,構建城景相融、山水相依、綠色低碳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到2017年啟動實施生態文明建設七大工程;從2018 年公園城市建設啟動到如今加快推進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成都以全省首位城市的擔當和作為,不斷引領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打開局面、刷新高度。

          擦亮生態底色,護航高質量發展。作為擁有“南方草原第一大省”“千河之省”等名號的生態大省,四川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道路上更是行穩致遠。

          地綠,從持續開展綠化全川行動開始。2016年啟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以植樹造林、擴綠增綠和提升生態系統功能為重點,不斷夯實綠色發展之路。這十年,全省森林覆蓋率已從35.2%提升至40.2%,天府大地滿目青綠、鳥鳴啾啾的生態景致不再是奢想。視線轉移至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的寶興,護青山、添新綠,這個“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縣”不斷做好“旅游+林業”文章,縣域森林覆蓋率達71.39%,成為川西 “綠色屏障”重要組成部分,“熊貓老家”業已打造為中國森林養生基地。而寶興只是全川眾多生態示范縣的一個代表。

          水清,從守住一江清水開始。6月8日下午的宜賓三江口,習近平總書記舉目眺望,在聽取當地推進長江流域生態修復保護的情況匯報后指出,四川地處長江上游,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五年來,建立河湖長制,控制好水質的“四川源頭”,全省按照“一年治污,兩年筑景,三年成勢”的時序,統籌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特大城市的水治理歷來是世界性難題,如今錦江得到持續改善,2020年錦江黃龍溪斷面自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全年達到Ⅲ類標準,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示范河湖。

          四川自古就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十年之變,巴山蜀水已是綠水青山展新顏,帶著總書記的深情囑托,這幅巴山綠、蜀水清、天府藍的美麗畫卷將更加流光溢彩、耀眼奪目。

          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在趕考路上展現四川新作為。

          初心映照天府大地。

          全面從嚴治黨一直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打出了管黨治黨的“組合拳”,在回答“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時提交了合格答卷。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來川視察時對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員干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堅定文化自信等提出重要要求,為全省做好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抓黨建就是抓發展。入夏以來,在奮力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奮斗目標中,綿竹市將目標任務細化為一個個可落地、可推進的項目,分類立項、分級負責,市級層面成立十個重大項目工作推進專班,領導帶頭攻堅克難,將支部建在項目上,將辦公室搬到工作一線,最大程度激發“拼經濟”的干勁。小切口里看大場景。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相結合,全省黨建工作從抓黨建就是抓凝聚力戰斗力生產力的高度定位,以抓黨建統領全局,為不斷推進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治蜀興川的偉大事業從歷史深處走來,在時代趕考中前行,向美好未來奔去。錨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偉大目標, 前進的道路上還有更多的“夾金山”需要翻越,奮進的征途中還有更多的“雪山”“草地”等待征服。我們要迎難而上,敢于斗爭,砥礪前行,善于作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勝利,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部分學習文獻摘自:共產黨人網、四川黨建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印度av在线
        2. <output id="n1ccb"></output>
          <span id="n1ccb"></span>

                <optgroup id="n1ccb"></optgroup>